(通讯员 代熙本 陈俊杰)7月10日至12日,园艺园林学院“园”梦启“杭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杭州开展文化景观专项考察,聚焦建筑与自然共生、公园规划与植物配置等课题,深入探索传统园林智慧的现代转化路径。
7月10日,实践队走进良渚博物院,赏析其“玉琮式”建筑与遗址环境的融合艺术,通过考古成果展陈理解良渚文化“水城相融”的规划理念,并与策展团队研讨数字化文保技术。
11日至12日,实践队前往杭州太子湾公园,曲院风荷与杭州花圃等地。太子湾公园考察中,实践队重点记录其生态设计细节:溪流驳岸采用天然石材与本土水生植物组合,既强化雨水净化功能,又营造出“野趣天成”的自然氛围;队员还发现,公园通过“樱花-常绿乔木-灌木”三层植被结构,形成春季繁花似锦、秋季叶色斑斓的季相效果,同时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.5吨,堪称“城市绿肺”。在曲院风荷与杭州花圃,队员研究其通过漏窗框景、借景保俶塔等手法将西湖水域纳入景观视野的设计智慧,并总结月季园“乔木+地被”垂直结构对提升景观丰富度的作用。
三日考察中,队员完成8处景观节点测绘、6组植物群落分析。特邀专家、学院王万喜老师评价:“从良渚遗址到现代公园,杭州展现了生态智慧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实践,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‘中国方案’,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。”
(审核 黄仙 编辑 张颖旭)